八一路小學 劉麗華
思想品德課是比較系統(tǒng)地、直接的向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門課,是實施小學德育的重要任務途徑,德育的過程,是知,情,意,行的過程,這里僅就思想品德課中的“激情”作一些探討。
所謂“情”即情感,情緒,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愛、憎、愉快、不愉快、懼怕的心理狀態(tài)。常常表現(xiàn)為學生對某種言行、思想的支持、反對、追求或棄舍。激情,就是在教學中激發(fā)和培養(yǎng)小學生的正確的道德情感,從而支持正確的言行。
1. 情感的作用
列寧說:“沒有人的感情,就沒有對真理的追求!钡赖虑楦型扔诘赖抡J識,學生懂得一個道理,不等于就愿意去做,去實行,去行動,只有在一定條件下,即產(chǎn)生了情感后,在感情的驅(qū)使下,才會十分樂意地、自學自愿地去做。教授《要學好各門功課》中,我讓學生,在課前當小記者采訪教他們各門學科的教師,問老師們,為什么要學習這門功課?然后帶到課上交流,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,課上,你一言我一語,懂得了學好每一門功課,都是為將來打基礎,學習不能偏科,結合課文中的事例談自己的感受,他們是怎么做的.教學中宣起一個又一個小高潮。他們在講為什么要學思想品德課時說:”如果不學習這門課,就會使自己變壞.””一個人的品德都不好,他其它的功課再好,也不行,還舉了,大學生到超市里當小偷的事情,說給大家聽.”
所謂“通情達理”,或情通理達,說明“情”在形成道德品質(zhì)中的重要作用。
2. 情感的激發(fā)
思想品德課,教學中,調(diào)動和激發(fā)學生的情感方法:
(1) 以情激情
就是教師創(chuàng)設情境,或以自己的真情,去打動和感染學生。使師生情感交流,生生的情感交流,發(fā)生共鳴,教授《尊敬老師》這一課時,讓學生分小組調(diào)查老師一天都在干什么,把它記下來,寫成日記,在每周的“國旗下的講話”中說給全校同學聽,學生們以前總以為,老師教書很輕松,當他們調(diào)查結束了以后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有的老師家住的很遠,每天上下班,各要花二個多小時的時間,有的老師,從踏進校園的那一刻起,就一直在忙,回家還要做飯,照顧小孩,老人,每天工作十五,六個小時以上。有的老師生病了,打完吊針,還要來堅持上課。這些都是他們輕眼看到的。不用老師在說什么大道理,他們就會明白,這便是以情激情。
(2) 以景激情。
在教授《團結就是力量》,我把課內(nèi)教學,變換到課外,讓學生們到操場上“拔河”,“玩二人三足”的游戲,引導學生談談剛才失敗或成績的原因,同學們說:” 拔河游戲中,他們那一隊,人長得高大,而且又有力氣,到最后就是輸了,為什么呢?”原來他們勁沒往一處使,力量都分散了,而另一支隊伍,很團結,所以贏了.“二人三足”的接力賽中,開始領先的那一隊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,分析原因,他們在中途綁腿的繩子,掉了,他們互相埋怨,系了半天還沒弄好,被別人追趕上來,輸了比賽,從上面的活動中,激發(fā)他們他們領悟出“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。要比在課堂上讓學生規(guī)規(guī)矩矩,坐好聽,我一個勁的講,效果要好得多。
變換一下教學的環(huán)境,變換一下教學方法,變換一下教學觀念,創(chuàng)造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,在活動過程中,自己總結。得到的經(jīng)驗教訓,他們才會懂得。美國有一句諺語說過:“告訴我,我會忘記:給我看,我會記得;讓我做,我才懂得。”
(3)以趣激情
用有趣的活動,學生自己演課本劇的方法,激發(fā)學生認識事物的愿望,教授一年級學生“遵守交通規(guī)則”這一課時,學生們自編自演,有的當路旁的小樹,有的當小花,有的當房子有的當紅燈,有的當綠燈,有的當黃燈,有的當車子,有的當交警,有的當路上的行人。相模相樣的表演起來,把交通管得井井有條。教授五年級下學期,也是“遵守交通規(guī)則”這一課時,學生分組“比一比,誰找的交通標識多”這個活動。課堂上,把它畫出來,由學生來評出,誰能獲勝,給予適當?shù)莫剟?有的同學很細心,看到在通往學校附近的馬路上,有這樣一個標識,標識上是一個人在路上行走的樣子,這是提醒過往的司機,走這一段路時,車子要緩行,這里的標識是告訴他們這里有一個學校。
(3) 以理激情
用使學生心悅誠服的道理,激發(fā)學生感情上的波瀾,或肯定,或支持,或反對,把激情寓于說理之中.講”興趣愛好要健康”這一道理時,我采用了大量事實來對比,好的興趣愛好可以促進人的全面進步,使人對生活充滿了熱愛,比如華師附小的一個同學,從小愛看螞蟻,前不久他在”楚才杯”作文大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,他寫的內(nèi)容就是”看螞蟻”.武漢市模范路小學的江舸,他從小愛讀書,講故事.經(jīng)過幾年的努力,才讀六年級就名氣在外,被評為市優(yōu)秀學生,講了上面幾個小故事,讓學生們談談他們的感想,這些興趣是不是好的興趣,明確什么是好興趣,健康的興趣.有一個學生很喜歡上網(wǎng),在網(wǎng)上玩游戲,一玩就忘記了時間,作業(yè)不做,家也懶得回,有一天他上網(wǎng)的錢,用完了,家里找不到錢了,就去偷錢,上網(wǎng),終于走進了少管所.”口袋書”是種能裝在口袋里,隨身攜帶的圖書,其內(nèi)容多為服務性.如英語、旅游、漫畫等。近段時期來,許多城市的書攤,書店銷售的”口袋書”讓學生們著迷,他們上課看,下課換,互相交流,難以自拔.讓學生討論,交流,“這是好的興趣事嗎?”同學們總結出,良好的興趣愛好太重要了,就是有了興趣愛好,要把握分寸,不然,它也起不到好的作用,甚至會毀了我們自己,不健康的興趣愛好,使人玩物喪志,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,
(4) 以事激情.
通過一些動人的事例,去打動學生的心靈,激起他們的向往之情,效仿之情,低年級講“學做一些家務事”
我編了一個小故事,媽媽,爸爸上班去了,放學以后,小明獨自一人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,隨后我讓一個學生,表演在家里做家務的情景,同學們看得很認真,不時發(fā)出快樂的笑聲,爸爸,媽媽回家以后,看見家里變樣了,十分高興,這時我問學生:”爸爸,媽媽會怎樣說?”有的學生天真的說:“爸爸媽媽很高興”,“爸爸媽媽夸小明是好孩子!”“媽媽拉著小明的手,還親了親他!”有的同學豎起起大拇指說:“你真棒”“你真了不起”“你真能干”有的同學還說:“我會給你賣個玩具”有的同學說:“你這么懂事,我要帶你到‘麥當勞‘或’肯得雞‘去吃一餐”
孩子們平實的話語,不在正是,孩子們分享和體驗學做家務事后得到父母稱贊的快樂嗎?以具體的事例激發(fā)他們學習小明的情感.然后成就其動機,愿意去做,去完成自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事情,交力求達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種內(nèi)在推動力量。讓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人,老師只作相應的指導。
長期以來,教師受“扶、階梯、拐杖”思想的影響,學生不會,由教師來告訴,思維有難度,由老師鋪設層層階梯-------長此以往,必將阻隔學生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因此要用各種方法激勵他們,讓學生在發(fā)現(xiàn)學習,探究學習,研究性學習,獲得知識。懂得道理。
作者郵箱: yezi@5207sohu.cn
[淺談思想品德課中的激情(網(wǎng)友來稿)]相關文章:
3.工作中的思想?yún)R報
4.淺談孔子的思想論文
5.淺談教學中的課件
7.淺談黨員轉(zhuǎn)正思想?yún)R報范文